根据天气预报,6月12日前,我市天气以多云为主,是小麦抢收的窗口期。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全力做好农机调度,投入联合收割机1.2万台,成立6支小麦专家指导组和48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保障小麦应收尽收。同时,各级各部门坚持烘干晾晒两手抓,发挥各类粮食烘干设备作用,组织动员农民及时晾晒,防止小麦发生霉变。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志华告诉记者:“九成熟,十成收。小麦蜡熟末期收割是高产的最佳时期。我市少部分丘陵旱地、沙土地等已进入蜡熟末期和完熟期的小麦应快收、抢收。大部分区域的小麦刚进入蜡熟期,还在进一步灌浆阶段,农民朋友可以根据田间小麦的成熟情况,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抢抓窗口期,适时收割,争取做到颗粒归仓又高产。”
加大执法力度 护航“三夏”生产
我市开展农机相关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5月30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了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护航“三夏”生产顺利开展,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农机相关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该局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60余家次,立案4起,结案1起。
连日来,执法人员深入我市各农机销售市场及农机经营网点,对农机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资质、售前进货检验台账、销售记录、农机产品质量进行了详细检查。
“‘三夏’生产期间是机动脱粒机、轮式拖拉机等农机的使用高峰期。”市市场监管局产品安全质量监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专项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对该类农机产品的合格证、安全标志、产品一致性、产品标牌的完整性等进行了重点检查,并实地走访了部分农机用户,对农机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一致性进行了质量调查。“针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我们当场向经营销售单位出具了整改通知,并督促落实整改内容。”该负责人说。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聚焦重点领域,不断加强农资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全市范围内农资类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逐户检查,并将问题隐患多的农资类产品和生产企业列为重点抽查对象、监管对象,全力为农机相关产品和农资类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