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中小学生在欧阳书院举办研学活动 一线见闻·基层行 千年书院吟新曲 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曾培育出曾国藩、左宗棠、程颢、司马光等众多集大成者,历代文人志士也曾在这里研学论道。而位于我市滑县古城的欧阳书院,如今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人前来拜谒。 7月24日,正值酷暑。 记者一行驱车70余公里,来到位于滑县滑州路与明福路交叉口的明福寺公园广场,迎面一座巨大的欧阳修雕像巍然耸立。不远处,始建于唐代的国宝级文物明福寺塔在夏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欧阳书院位于欧阳修雕像的正北面,匾额由我国书协前主席张海所书。拾级而上,大门两侧有木雕镂空的篆体“书”字,令人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 讲解员介绍,书院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先师殿、明伦堂、西庑、东庑等,均为仿宋风格。 正殿先师殿有孔子的巨幅画像,两侧有孔门四圣,分别是复圣颜渊、述圣子思、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先师殿后面及东西两侧分别为壁画《沙岗饮圣图》以及砖雕《孔子适卫图》《孔村三宿图》,生动记述了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卫国(今滑县)时的感人故事。 走进后殿明伦堂及东庑、东斋,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由省书法家协会、滑县人民政府主办,滑县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画舫清趣·欧阳书院全国书画篆刻名家邀请展”正在这里展出。据了解,此次邀请展是滑县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参展名家最多的书画篆刻展览,共收到122位名家的书法、绘画及篆刻作品193件,分为“欧阳文忠公诗文·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滑台十二景·书画篆刻邀请展”“咏滑古诗·西泠名家书画篆刻展”“滑县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4个部分。 宽阔的明伦堂中间摆放了30余张桌凳,可供中小学生研学使用。东庑、东斋室内布置了仿宋家具,游客可以在这里品茶休憩,欣赏书画展品。 西庑、西斋布展的是中国四大书院的简要介绍以及一代文宗欧阳修生平事迹和文集仿品。作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天资聪颖,应试时曾连中三元,官至副宰相,也做过参知政使、翰林学士、密副使等。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作为“诗文革新运动”倡导者,改革了从唐末至宋初的文风和诗风,与韩愈、柳宗元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其著作很多,包括《新唐书》《新五代史》等,诗文杂著合为《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书院院长卢凤敏介绍,欧阳修与滑县(古称滑州)有着十分深厚的渊源,一生两次赴任滑州,一次是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任滑州武城军节度判官;第二次是北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自请任滑州通判。任职期间,欧阳修修建了三面环水的画舫斋,并据此作了《画舫斋记》,“画舫清趣”曾为东郡八景之一;修建了归雁亭,创作了《归雁亭》等诗作;酿造了冰堂春酒,被南宋陆游誉为滑州天下第一美酒。此外,他还寻访五代时期王彦章事迹,写下了散文名篇《王太师画像记》。 欧阳书院位于滑县古城东南隅,明万历年间,县令王廷谏在原画舫斋旧址修建成欧阳书院,重修了画舫斋,修建了秋声楼,并立碑刻“宋欧阳文忠公读书处”。1938年,日寇侵入滑县,一场大火将欧阳书院化为灰烬。1985年,滑县在欧阳书院原址上建起一所中学,名为欧阳中学,才使得欧阳文化得以延续。 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滑县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欧阳书院重建项目,于今年年初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如今,欧阳书院已成为豫北地区展现书院文明文化的明珠。 来源:安阳日报记者 牛步云 苏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