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度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正式揭晓,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的综合立体交通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构建起了我市交通服务经济的大格局和快速通道。
市安运城乡公交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杜峰,正在对即将执行客运任务的车辆进行出车前的安全检查。 市安运城乡公交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 杜峰:“以前我们的车运行在安阳市周边因为道路坑洼对车辆的磨损比较严重,轮胎基本上三、两个月就要更换一次。到2020年以后,全线道路都修的挺好,轮胎基本没有啥磨损。我们公司的车现在全部能开到村里面,现在的路修的又平整又直。” 杜峰所说的这些变化就是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要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原城市群战略大格局,加快构建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为我市建成“一个强市”、实现“八个领先”提供有力支撑。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王相月:“开通运营郑济高铁安阳段,加快安阳豫东北机场、沿太行高速等5条高速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内黄至林州、内黄至鹤壁高速、G107改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深入开展干线公路三年提升行动、路域环境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持续完善航空、铁路、公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据王相月介绍,近年来我市加快交通运输工具的更新步伐,更新纯电动公交车792台,巡游出租车1129辆,高标准完成电召约车服务试点,推行“互联网+巡游车”经营模式,着力为群众出行提供“点对点”式运输服务。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王相月:“城区新能源公交、出租车更新达到 100%,开通安阳-郑州、安阳-濮阳等定制客运线路和 95128 电召约车服务试点。全市24家检测机构接入国家综检联网系统,实现‘三检合一’, ‘交邮快融合’快递进村率、12328 交通服务热线考核均居全省第一,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为了加快我市的物流基础建设,市交通运输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抢抓全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实施机遇,强力推进沿太行高速、安罗高速、安新高速、鹤辉高速、濮卫高速安阳段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内黄至林州高速、内黄至鹤壁高速前期工作,全市在建高速里程达到228公里,是目前市域内已通车总里程的77.8%,进入安阳有史以来在建高速项目最多、里程最长的“黄金期”。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王相月:“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出台《安阳市多式联运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培育安阳万庄物流园、林州大通物流园、安钢物流公司创建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运营日照至安阳瓦日铁路,全市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到 100%,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河南唯一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持续降低物流成本,打造绿色货运新业态。”
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坚持“建、管、护、运”并举,深入开展“路域环境提升助力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健全三级路长责任体系,不断加强养护管理水平,推动全市农村公路实现由通到畅、由畅到美。
安阳豫东北机场建设接近尾声,预计今年基本具备通航条件,将填补我市民用机场的空白,“一支多点”空间布局加快构建。郑济高铁安阳段已开通运营,形成辐射范围涵盖石家庄、郑州、济南的1小时城市圈,北达北京、南达信阳的2小时交通圈。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王相月:“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完善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巩固我市城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