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就喜欢在这儿吃饭,俺们社区食堂弄得可干净,可卫生,不但能吃饭,还能跟邻居们聊聊天,吃完饭以后,还能跟大家打打牌,俺现在的生活过得可得劲儿!”杨素兰是殷都区钢五区社区一名独居高龄老人,自2018年社区食堂开办以来,杨素兰就一直在社区餐厅就餐。
殷都区钢五社区的社区志愿者们正在为社区食堂就餐的老人们包馄饨。 冀业摄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梅园庄街道钢五区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且空巢独居老年人多,就餐问题一直是老人的烦心事,儿女的揪心事。社区网格员在走访中当了解到,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自己下厨做饭容易忘关燃气,点外卖又贵又担心不卫生。为切实解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殷都区梅园庄街道钢五区社区党总支将“如何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列入“五星”支部创建民生实践课题,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创新尝试依托六个党支部志愿者在社区食堂开办“妈妈味道”助餐服务,通过推行助餐服务订制,现日均服务人数已达60余人,其中老年人占比高达80%。
殷都区钢五区社区食堂就餐现场,社区里的老年人排队就餐。 冀业摄 “前几年我们买了安钢五区的房子住在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是享福,我和老伴一块参加了集体金婚庆典,逢年过节还有党组织上的关怀,特别是今年的八月十五,物业公司给我们所有的高龄老人送了月饼,平常不想做饭我们就到妈妈味道社区食堂就餐,服务人员都是我们小区的党员和志愿者,他们非常热情!”家住在6号楼的84岁的老党员王自森说道。
钢五区社区食堂的菜谱及运营流程图 冀业摄 钢五区社区按照“政府引领、社会参与、党群连心”的理念,创新推行“六个党支部+社区食堂”服务模式,发挥党员志愿协同品质养老,促进老年人助餐服务发展,主打“红色+互助”。参与助餐服务的几个社区党支部秉承“为老人提供最贴切和实际的服务”的宗旨,自行筹集开创经营资金,食堂食材由6个党支部各自采买,党员志愿者踊跃参与、一展厨艺,从周一到周六,每个党支部每天做不同样式、不同味道的饭菜,并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午餐助餐服务。同时,在社区智慧平台、微信群内公示菜谱,社区居民们可以在线上提前下单。烹制真正有“妈妈味道”的家常菜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小区广大居民们的一致欢迎和好评。党支部之间以做好“居民餐桌”,为便民服务“大擂台”,形成了每天“比着做、比着干”的志愿服务良性竞争,把社区食堂打理得井井有条,饭菜做得是既便宜又安心。每逢传统节日如国庆、中秋等节日,社区党组织还会专门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组织、辖区单位在食堂制作传统食品送给“空巢老人”。经过参与此类生动的民生服务项目,充分让老党员们发挥了余热,也为社区大家园提供了有温度、有烟火味的优质服务,以锻造“支部过硬星”做强了“共建共享星”、点亮了“幸福和谐星”。 安阳市殷都区钢五区党总支将“妈妈味道”社区食堂项目列入“五星”支部创建民生实践课题,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创新尝试依托六个党支部志愿者在社区食堂开办“妈妈味道”助餐服务,创建了“红色+互助”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订制模式,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欢迎,生动诠释“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居民自治、党群连心”的新时代基层治理服务理念,让“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更加接地气、有温度、充满烟火味。殷都区钢五区社区食堂的助餐服务,营造了爱老、敬老、助老的社区文化氛围。从小饭碗,解决了大民生,用一餐饭的暖心温度让社区老人们幸福满满,这种幸福,就是妈妈的味道!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 通讯员 冀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