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坚持仰望星空,教育便能持续向未来;坚持脚踏实地,教育便能落地生根发芽。今年暑假,学校邀请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陈沛老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数学竞赛高级教练员、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李俊平老师等数十位教育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并邀请市各学科教研员进行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培训。高质量培训,强化了教师师德、开拓了教师视野、夯实了教师基本素养,真正做到了增加教师理论培训的深度。
师徒结对传匠心,凝心聚力促成长。为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业务,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学校制订出“培根铸魂育新人 青蓝同心共成长”的“青蓝工程”结对方案。学校选择优秀教师作为导师,采用一对一帮扶指导,对新教师做到“三带”:带师德、带师能、带师表。对导师和徒弟的听评课数量、徒弟展示课都有明确要求。
学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的听评课”等系列活动,让教师们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不断优化教学,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龙安实验中学坚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安排部署。
根据学校主题教育整体工作安排,今年国庆假期,学校组成了“双减”教育效果调研组,先后深入居民社区、辅导机构,走访部分家长,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龙安区教育“双减”教育效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
根据“双减”精神,学校把作业形式划分为“必做作业+鼓励做作业+选做作业”模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养教育导向的作业设计。特别寒暑假,不同学科教师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鲜活生动的作业,引导学生经历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植物创意艺术标本、黏土细胞模型、生态瓶、手绘地图、“简画中的文明”、英语画外配音、极具学科特色的手抄报等,体现出孩子们的满满创意。各学科均通过不同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了将核心素养融入作业。
该校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双减”政策下,社团活动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所有老师都去积极主动参与社团。合唱、器乐、田径、武术、书画、手工等19个校园社团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深受学生喜爱。
通过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综合素养迅速提升。学校举办教学技能大赛,为课改理念先进、课堂结构科学、课堂效果显著的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在大赛中,很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曹艳霞、徐鹏、路喻舒等21位青年优秀教师,许张笑、王艺璇等12位新入职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其中,崔伟花、陈楠、卞肖洁、阮娇娇、穆玉敬、王璐6位教师,在安阳市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青年教师朱晓芸在省优质课比赛中获得省一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并代表河南省参加2023年全国优质课比赛,在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展示交流活动中,荣获“优秀展示课”荣誉称号,为“双减”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阳市龙安实验中学全体教职工将砥砺前行,坚守教育沃土,深耕细作,把“轻负高效”落实在常规教学和常规管理中,在变中瞄准高目标,在变中确立新起点,在变中求得新进步,创龙安实验“双减”特色,为龙安教育添彩。